杜甫是李白的忠实粉丝。李白在盛唐时期,名气很大,那时杜甫可以说是默默无闻。他和杜甫在洛阳相聚,后来各奔东西,之后杜甫给李白写过很多诗,写得挺好,像: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;李白一斗诗百篇;冠盖满京华,斯人独憔悴;敏捷诗千首,飘零酒一杯;可以看出,他是真心仰慕李白的。
唐代杜甫给李白写的诗有:《赠李白》、《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》、《八仙歌》、《冬日有怀李白》、《春日忆李白》、《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,兼呈李白》、《梦李白》二首、《天末怀李白》、《寄李十二白二十韵》、《不见》。
2025年08月02日
杜甫是李白的忠实粉丝。李白在盛唐时期,名气很大,那时杜甫可以说是默默无闻。他和杜甫在洛阳相聚,后来各奔东西,之后杜甫给李白写过很多诗,写得挺好,像: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;李白一斗诗百篇;冠盖满京华,斯人独憔悴;敏捷诗千首,飘零酒一杯;可以看出,他是真心仰慕李白的。
唐代杜甫给李白写的诗有:《赠李白》、《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》、《八仙歌》、《冬日有怀李白》、《春日忆李白》、《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,兼呈李白》、《梦李白》二首、《天末怀李白》、《寄李十二白二十韵》、《不见》。
2025年08月02日
兰亭序的摹本在湖南省博物馆,不在中国美术馆。王羲之的正本可能在昭陵。
唐太宗李世民,用不体面的方法骗到手。并称要让此宝贝和他一起走进坟墓。后来太宗李世民召集褚遂良等几位书法大家,一起临摹这幅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。后来传世的《兰亭序》就是那时留下的摹本。褚遂良临摹的《兰亭序》现今存放在湖南省博物馆。
至于那件真本《兰亭序》真的在唐太宗的昭陵吗?都是这么说的。希望有一天打开昭陵能一睹其真容,但又不希望打开昭陵,万一他不在呢?那岂不是让所有中国人大失所望。我想还是让他在那里平安地睡吧。权且那里就是有。希望本无所谓有,也无所谓无的。只要心里有,它就有
2025年08月02日
君子素其位而行,不愿乎其外。
素富贵,行乎富贵;素贫贱,行乎贫贱;素夷狄,行乎夷狄;素患难行乎患难,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。在上位不陵下,在下位不援上,正己而不求于人,则无怨。
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故君子居易以俟命。小人行险以徼幸。子曰:“射有似乎君子,失诸正鹄,反求诸其身。”
中庸是指儒家的道德标准,为历代儒客遵循与推崇之道德标准。中庸,中用,庸古同用。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,因时制宜、因物制宜、因事制宜、因地制宜,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。出自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。” 何晏 集解:“庸,常也,中和可常行之道。”
2025年08月02日
我们爱我们的民族,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.——周恩来
我们是国家的主人,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.——雷 锋
一身报国有万死,双鬓向人无再青.——陆 游
人民不仅有权爱国,而且爱国是个义务,是一种光荣.——徐特立
人民的好总理
1910年春天,1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,一次,校长在课堂上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,周恩来慷慨答道:"为了中华之崛起!"
这一誓言,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,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.
我佩服周恩来.我要学习他从小热爱祖国,怀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,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懈奋斗的精神.我要象周恩来一样,
2025年08月02日
整首诗内容
《山行》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
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,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。诗里写了山路、人家、白云、红叶,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。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,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,有主有从,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,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。简单来说,前三句是宾,第四句是主,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、创造气氛,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。
首先是诗人经过长途爬涉,去访友、游玩呢,不得而知。而且这个地方在深山里,人烟稀少,而且时间一定是晚秋的大白天,山上有枫叶是肯定的,只是因为白天的枫叶之美过于平常,并没有引起诗人的重点关注。不知不觉,天色已晚,夕阳映红了天空,也把整个山给染红了。枫叶本身是红色,经过夕阳这么照射,漫山遍野都成了红色,如同春天里二月花开一样。但是,二月花常见。而夕阳印染满山枫叶的的景色可是难得一见,必须有特定的地点、季节、时间和位置。也就是常说的可遇而不可求。
2025年08月02日
1.杜甫《春望》: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”
2.李清照《夏日绝句》: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”
3.范成大《州桥》:“州桥南北是天街,父老年年等驾回。忍泪失声问使者:‘几时真有六军来’”
4.林升《题临安邸》:“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。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。”
5.陆游《示儿》:“死去原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”
2025年08月02日
原文如下:
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。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,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
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绝。或王命急宣,有时朝发白帝,暮到江陵,其间千二百里,虽乘奔御风,不以疾也。
春冬之时,则素湍绿潭,回清倒影,绝巘多生怪柏,悬泉瀑布,飞漱其间,清荣峻茂,良多趣味。
每至晴初霜旦,林寒涧肃,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,空谷传响,哀转久绝。故渔者歌曰:“巴东三峡巫峡长,猿鸣三声泪沾裳。”
2025年08月02日
作品译文
【其一】
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,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,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,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。
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,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?此次出征为国效力,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,没有准备活着回来。
【其二】
已是暮春时节,要在故乡,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、枝繁叶茂、果实初长之时,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,争相觅食育雏了吧。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、尘沙满天,冷酷严寒。
2025年08月02日
大雁南飞秋天到了
这个我们北方的乡里人都知道,秋风起,大雁归。就是秋天冷了北方快要不适宜大雁的生活的气候了,提前南航,到南方继续享受温暖如春的亚热带的冬天,把这个冰雪隆冬的北方留给不会飞的人类承受吧!
这里可以用大雁的迁栖做自然现象的气象预报,都说雁走十八天下霜,就是夜间最低气温可以降到零度,怕冻的农作物该做预防了,大概时间是这样,十八天究竟精确不精确还没有细心人考证。
就这样第二年春天南方热了,北方又温和了,它们继续起航不用护照,一路通关,来到北方下蛋繁衍。斗转星移,周而复始地盘旋在这个苍桑世界的大舞台上
2025年08月02日
这首诗的译文是:从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?眼前却只见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江山,千百年的盛衰兴亡,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,真是说不清,也道不完,有如这浩渺江水无穷无尽,奔流不还。
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,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,收复旧山河,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,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,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,蕴含着对苟且偷安、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。全词写景、抒情、议论密切结合;融化古人语言入词,活用典故成语;通篇三问三答,层次分明,互相呼应;即景抒情,借古讽今;风格明快,气魄阔大,情调乐观昂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