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辛弃疾的《清平乐.村居》里的最后一句。前面已经写了乡村这家人的生活状态了:操着吴音方言的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,大儿子在地里除草,二儿子在编织鸡笼,最后详写小儿子状态,“卧剥”这个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无忧无虑的可爱模样,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之情。
作者是辛弃疾,表达无忧无虑,天真活泼的神态,对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,这首诗有浓厚的田园生活和田园气息。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。表达宁静的乡村生活给作者带来精神上的感受。
出自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,意思就是“最令人欢喜是小儿的调皮神态,横卧在溪头草丛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”。
溪头卧剥莲蓬的意思是坐在小溪边上躺着波莲蓬。
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,饶有情趣,栩栩如生,可谓是神来之笔,古今一绝!“无赖”,谓顽皮,是爱称,并无贬意 。“卧”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、活泼、顽皮的劲儿,和盘托出,跃然纸上。所谓一字千金,即是说使用一字,恰到好处,比坐、躺、趴等用的更妙,就更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。这里的“卧”字正是如此。
趴在溪头草丛,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
村居
宋 辛弃疾
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.醉里吴音相媚好,白发谁家翁媪.
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,最喜小儿无赖,溪头卧剥莲蓬.
译文
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,溪边长满翠绿的青草,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 ,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?大儿子在河东的豆地里锄草,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,手艺真巧.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,趴在溪头草丛,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