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三百科网

诗词鉴赏_文章品读_传统文化知识大全

最著名的唐诗十首(十大著名唐诗)

第1首 《易登幽州台歌》【唐】陈子昂


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


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!


陈子昂是一个非常有抱负的人,而且是一个极具政治眼光和远见卓识的人才。不过,他虽然有远大的抱负和才能,却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,反而接连受到挫折和失败,眼看报国无望,伟大的政治宏愿即将成为泡影,诗人于公元696年(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)登上蓟北楼,慷慨激昂地写下了这首《登幽州台歌》,表达了诗人一种孤独遗世、备受冷落和打击和落寞无奈的情怀。


?

第2首 《上高侍郎》【唐】高蟾


天上碧桃和露种,日边红杏倚云栽;


芙蓉生在秋江上,不向东风怨未开。


高蟾这首诗是在应考落第后所作的一首以物喻人的诗,其中的“碧桃”与“红杏”代指皇族与贵族子弟,他们倚靠自己的出身和身份,很容易得到栽培。那天上的碧桃,只是调和了露水,便可以得到种植;日边的红杏子呢,有了云气的烘托,轻易便得到了栽培。


而诗人自己呢?则是秋江中的芙蓉,面对茫茫水一片,独自绽放,孤芳自赏,只得怨恨自己,时运不济,命途多舛,怎敢东风抱怨它不让他开放呢?


?

第3首 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【唐】王勃


城阙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。


与君离别意,同是宦游人。


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


无为在歧路,儿女共沾巾。


三秦大地,拱卫着京城长安,那遥远的蜀川,在云烟雾霾里又怎么看得见?同在宦海中随波浮沉的我们,此时就要相互离别,心中尽是无限的情意与难舍。


四海之内,有你这样的一个知心朋友便感觉欣慰不已,虽然一个远在天涯,一个宦游海角,但是我们的心却可以依偎在一起,这就已经足够了。所以离别之时,在从此天各一方的路口,我们可不要像少男少女一般那样哭鼻子啊。


?

第4首《清明》【唐】杜牧
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

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
清明时节,落雨纷纷,人们都忙着扫墓祭奠先祖、郊游踏青。路上羁旅的行人在纷纷扬扬的细雨中赶路,犹豫与惆怅伴随,几欲断魂。想要寻找卖酒的酒家,在这清冷的时刻喝酒驱寒,消释心中的愁闷。此时恰好来了一个牧童,问他哪里有卖酒的酒家,他远远地指向那蒙蒙烟雨中的杏花村。


诗人这一句与牧童的对话,可以说是经典无限,虽然言语不多,但是旅客的急迫忧愁与牧童的悠然无邪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更衬托出旅客的困苦与惆怅。而牧童所指的杏花村,美丽、恬静、和谐,其景色中似乎飘出酒家那迷人的酒香味,这对于一个羁旅的旅客来说,其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。


?

第5首《送元二使安西》【唐】王维


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

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

渭城早晨的春雨把城里飞扬的风尘洗刷干尽,此时只觉得眼前明亮,空气一片清新舒适,客栈旁边的青青杨柳,在雨水的冲刷下更加苍翠欲滴。


杨柳依依,飘起无限的惜别之情,我的老朋友啊,请你再干一杯酒吧,出了这阳关,要想见到老朋友就更难了。


第6首 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【唐】白居易


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

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

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


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


原野上茂盛无比的野草,秋天枯萎,第二年又生机勃勃地长出来。纵然野火肆掠,也难以烧尽它们,春风一来,它们又会春风得意地生长起来。


春草繁荣,占尽了古道,长满了荒城,而我对朋友的惜别之情,就像这充塞古道、弥漫荒野的萋萋青草,永无尽头,直到天涯。


?

第7首《游子吟》【唐】孟郊

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

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


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

孟郊这首诗歌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无限,歌颂了母亲的伟大和体贴。他选择了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细节,即临行前母亲对孩子的关心,夜里赶着穿针引线,替即将远行的游子缝补衣服,刻画了母爱的深沉与细腻。


苏东坡曾说:“这首诗出自肺腑,动辄愁肺腑。”尤其是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两句,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,用得非常贴切。说明小草深受阳光的抚爱而长大,却难以报答阳光的恩情,来比喻母爱的温暖与博大,我们就算怎么做,也是报答不尽的。


?

第8首《咏柳》【唐】贺知章


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


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


诗人笔下的柳树、梅花、菊花、松、竹、兰等植物,一般都是诗人借物咏怀的象征之物,而贺知章这首《咏柳》则是只为咏柳而咏柳。它以拟人的形式出现,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描写,立意新颖,语言凝练,表达精巧。前两句描写了柳树的外表形象,后两句则重在描写柳叶的形状,写得别出心裁,说细长的“丝绦”是“裁”出来的,是谁裁的呢?毫无疑问是那二月的春风。写得极有特色。


第9首《题北谢碑》【唐】李白


一为迁客去长沙,西望长安不见家;


黄鹤楼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。


世事难料,曾经得意的李白一朝被贬,远谪长沙,再回望长安,竟然云雾迷茫,家在何方,竟是踪影全无。


途径黄鹤楼的时候,黄鹤楼中传来阵阵《梅花落》的笛声,悠扬婉转,如泣如诉,江城的五月里,仿佛飘落了梅花,令人顿感凄凉无限。


?

第10首《春江花月夜》【唐】张若虚


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


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!


江流宛转绕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。


空里流霜不觉飞,汀上白沙看不见。


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。


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


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


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。


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。


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?


可怜楼上月裴回,应照离人妆镜台。


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。


此时相望不相闻,愿逐月华流照君。


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文。


昨夜闲潭梦落花,可怜春半不还家。


江水流春去欲尽,江潭落月复西斜。


斜月沉沉藏海雾,碣石潇湘无限路。


不知乘月几人归,落月摇情满江树。


《春江花月夜》历来被认为是孤篇盖全唐的佳作,备受人们的青睐,它全篇紧扣春、江、花、月、夜来写,并且以月为主线,贯穿全篇,传神生动,诗情起伏曲折。给人们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与人生哲理的画面。这画面浓淡相协,淡雅成趣,古朴生香,宛如一幅意境绝佳的中国画,体现了春江花月夜清幽淡雅的意境之美。


1.春晓 唐 孟浩然 


春眠不觉晓, 处处闻啼鸟。 


夜来风雨声, 花落知多少。 


2.古朗月行 唐 李白 


小识不识月, 呼作白玉盘。 


又疑瑶台镜, 飞在青云端。 


3.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 


白日依山近, 黄河入海流。 


欲穷千里目, 更上一层楼。


 4.夜宿山寺 唐 李白 


危楼高百尺, 手可摘星辰。 


不敢高声语, 恐惊天上人。


5. 江雪 唐 柳宗元 


千山鸟飞绝, 万径人踪灭。


 孤舟蓑笠翁, 独钓寒江雪。


6. 梅花 宋 王安石 


墙角数枝梅, 凌寒独自开。 


遥知不是雪, 唯有暗香来。  


7.小池 宋 杨万里 


泉眼无声惜细流, 


绿阴照水爱晴柔。 


小荷才露尖尖角, 


早有蜻蜓立上头。 


8.咏柳 唐 贺知章 


碧玉妆成一树高, 


万条垂下绿丝绦。 


不知绿叶谁裁出, 


二月春风似剪刀。 


9.村居 清 高鼎 


草长莺飞二月天, 


拂堤杨柳醉春烟。 


儿童散学归来早, 


忙趁东风放纸鸢。 


10.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 


黄四娘家花满蹊, 


千朵万朵压枝低。 


留连戏蝶时时舞, 


自在娇鹰恰恰啼。 

经典的十首唐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,孟浩然的春晓,王维的送别,李白的春江花月夜和长恨歌,杜甫的望岳和春望,另外潼关吏,无家别也非常经典。

关于“最经典的十首唐诗”,这是一个由人们口耳相传、广为流传的题目,没有严格的定量标准,因此不可能确立一个标准化的名单。
唐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十首唐诗名单,而且由于诗人的不同时期、不同创作风格、不同流派、不同主题等因素的不同,导致每个人喜爱的不同十首唐诗名单也随之不同。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唐诗的知识和精品推荐,可以看一下近几年出版的好书,如《唐诗三百首全解析》、《唐诗的背影》、《唐诗九百首》等,在这些书中可以找到更准确和客观的关于“最经典的十首唐诗”的排名信息和评价理由。

《静夜思》、《登高》、《将进酒》、《春晓》、《观书有感》、《旅夜书怀》、《悯农》、《江雪》、《送元二使安西》、《长恨歌》1.这些诗歌不仅在唐代极具代表性,而且在后世也被广泛传颂,其趣味和意境都与人们的审美情趣十分契合,被誉为“唐诗之冠”。
2.这些诗歌中有关于自然山水的,有关于人生哲理的,有关于历史典故的,非常广泛,可以满足不同人口味的阅读需要。
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最新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