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三百科网

诗词鉴赏_文章品读_传统文化知识大全

辛弃疾水龙吟表达了什么(辛弃疾《水龙吟》运用的典故)

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。

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,抒发作者收复失地,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,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,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。

辛弃疾的《水龙吟》是一首气势磅礴、意境深邃的咏史诗,描述了作者登高远望,回望过去,痛惜国土被异族占领,大雁南飞却无家可归,自己作为天涯游子却无法实现壮志,心中充满悲愤和无奈。


该词分为三个层次,第一层次是描述辽阔的江南大地,茫茫无际的江水,以及滚滚向东流淌的长江。在这一层次中,“楚天千里清秋,水接天秋无际”,展现了一片辽阔无垠的江南大地,江水与天空相接,无边无际。


第二层次中,“遥岑远目,献愁供恨,玉簪螺髻”,作者通过这三个具体的形象,表达了自己对国土沦陷的悲愤之情。他回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,却已沦入敌手,心中的愁恨难以言表。


第三层次是词的结尾,也是情感的高潮。“落日楼头,断鸿声里,江南游子”,作者通过描绘夕阳、孤鸿等形象,表达了自己孤独、凄凉的心情。他站在高高的楼上,望着天空中回归的雁阵,自己却有家难归,心中的悲愤和无奈难以言表。


总的来说,辛弃疾的《水龙吟》通过描绘江南大地、长江流水以及夕阳孤鸿等形象,表达了自己对国土沦陷的悲愤和无奈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游子无法实现壮志的孤独和凄凉之情。
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最新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