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是: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,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。
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。
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,全文以人物为线索,既写琵琶女的身世,又写诗人的感受,然后在“同是天涯沦落人”二句上会合。
“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”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《琵琶行》诗中的名句,不是成语。本意是弹琵琶的女子拿琵琶遮着面容,叫了很多次才不情愿的出来见客,形容弹琵琶女子忸怩作态、羞涩的样子。现引申为事态不明朗,或者不愿说清楚而遮遮掩掩的意思。
白居易。
出自《琵琶行》,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。作于元和十一年(816年)。
白居易(772年—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河南新郑人。唐代现实主义诗人。贞元进士,授秘书省校书郎,后迁任左袷遗、左赞善大夫。
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,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、民生凋敝、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,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,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。
全诗(节选)如下:
忽闻水上琵琶声,主人忘归客不发。
寻声暗问弹者谁?琵琶声停欲语迟。
移船相近邀相见,添酒回灯重开宴。
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。
译文如下:
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;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。
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?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。
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;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。
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,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