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戎云:“太保居在正始中,不在能言之流①。及与之言,理中清远②。将无以德掩其言③!”
【注释】①太保:指第14 则中的王祥。王祥曾任太保之职,这里以官名代人名。正始:三国时魏帝曹芳年号。能言:指能清谈。魏晋时士大夫崇尚清谈,主张不务实际,专谈玄理,这形成了一种风气。②理中:恰当的义理;正理。按:《晋书·王祥传)作”理致”(义理和情致)。③将无:恐怕..吧,用来表示猜测而意思偏于肯定。
【译文】王戎说:“太保处在正始年代,不属于擅长清谈的那一类人。等到和他谈论起来,原来义理清新深远。他不以能言见称,恐怕是崇高的德行掩盖了他的善谈吧!”
王安丰遭艰,至性过人①。裴令往吊之,曰:“若使一恸果能伤人,濬冲必不免灭性乏讥②。”
【注释】①王安丰:就是第17 则中的王戎。艰:父母丧。至性:纯真的天性。
②灭性:指因为哀伤过度而毁灭性命。《孝经·丧亲章》“毁不灭性,此圣人之政也”,所以哀伤过度而丧命,古人认为是不合圣人之教的。
【译文】安丰侯王濬冲在服丧期间,哀毁之情超过一般人。中书令裴楷去吊唁后,说道:“如果一次极度的悲哀真能伤害人的身体,那么濬冲一定兔不了会被指责为不要命。”
王戎父浑,有令名,官至凉州刺吏①。浑薨,所历九郡义故,怀其德惠,相率致赙数百万,戎悉不受②。
【注释】①令名:好名声。刺史:晋代全国分若干个州,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刺史。②薨(hōng):古代王侯死叫做薨。王浑曾封为贞陵亭侯,所以他的死可以称薨。九郡:据《晋书·地理志),凉州管辖八个郡,所以有以为这里的九郡应是八郡。但是也有说《御览)是引作“州郡”的,认为“九”是“州”的误字。我们暂从后者。义故:义从和故吏。指自愿受私人招募从军的官佐和旧部下。赙(fù):送给别人办丧事的财物。
【译文】王戎的父亲王浑,很有名望,官职做到凉州刺史。王浑死后,他在各州郡做官时的随从和旧部下,怀念他的恩惠,相继凑了几百万钱送给王戎做丧葬费,王戎一概不收。
刘道真尝为徒,扶风王骏以五百匹布赎之①;既而用为从事中郎②。当时以为美事。
【注释】①徒:服劳役的罪犯。扶风王骏:晋宣王司马懿的儿子司马骏,封为扶风王。赎:用财物来抵销罪过,解除刑罚。
②从事中郎:官名,大将军府的属官,主管文书、谋划。
【译文】刘道真原来是个罚服劳役的罪犯,扶风王司马骏用五百匹布来
陈太丘与友期
陈太丘与友期行,期日中。过中不至,太丘舍去,去后乃至。 元方时年七岁,门外戏。客问元方:“尊君在不?”答曰:“待君久不至,已去。”友人便怒曰:“非人哉!与人期行,相委而去。”元方曰:“君与家君期日中。日中不至,则是无信;对子骂父,则是无礼。”友人惭,下车引之。元方入门不顾。
《世说新语》其中一篇原文:
苟巨伯远看友人疾,值胡贼攻郡,友人语巨伯曰:“吾今死矣,子可去!”巨伯曰:“远来相视,子令吾去,败义以求生,岂苟巨伯所行邪!”贼既至,谓巨伯曰:“大军至,一郡尽空,汝何男子,而敢独止?”巨伯曰:“友人有疾,不忍谓之,宁以吾身代友人命."贼相谓曰:”吾辈无义之人,而人有义之国。”遂班军而还,军并获全。
1、《杨氏之子》
2、原文:梁国杨氏子九岁,甚聪惠。孔君平诣其父,父不在,乃呼儿出。为设果,果有杨梅。孔指以示儿曰:“此是君家果。"儿应声答曰: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。”
3、本文选自《世说新语》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的故事,故事情节简单,语言幽默,饶有情趣。入选小学生课本的目的,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,对文言文,古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,二是理解古文的意义,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,机智和主人公的聪慧。
原文有:《咏雪》
谢太傅寒雪日内集,与儿女讲论文义。俄而雪骤,公欣然曰:“白雪纷纷何
所似?”兄子胡儿曰:“撒盐空中差可拟。”兄女曰:“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”公大笑乐。即公大兄无奕女,左将军王凝之妻也。
翻译:谢安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,和他的侄子侄女讲解文章。一会儿,雪下得大了,太傅高兴地说:“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?”他二哥的长子谢朗说:“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。”他大哥的女儿说:“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。”太傅大笑起来。这个女孩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,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。
《陈太丘与友期行》
陈太丘与友期行,期日中。过中不至,太丘舍去,去后乃至。 元方时年七岁,门外戏。客问元方:“尊君在不?”答曰:“待君久不至,已去。”友人便怒:“非人哉!与人期行,相委而去。”元方曰:“君与家君期日中。日中不至,则是无信;对子骂父,则是无礼。”友人惭,下车引之。元方入门不顾。
翻译: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,约定的时间在中午。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,陈太
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,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。元方当时年龄七岁,在门外玩耍。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:“您的父亲在吗?”元方回答道:“我父亲等了您很久,您却还没有到,已经离开了。”友人便生气地说道:“真不是人啊!和别人相约同行,却丢下我先走了。”元方说:“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,正午您没到,就是不讲信用;对着孩子骂父亲,就是没有礼貌。”朋友感到惭愧,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,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。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
管宁、华歆共园中锄菜,见地有片金,管挥锄与瓦石不异,华捉而掷去之。又尝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门者,宁读如故,歆废书出看。宁割席分坐,曰:「子非吾友也。」
译文」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,看到地上有片金子,管宁依旧挥锄,视之如同瓦石一样,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。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,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,管宁读书如故,华歆却丢下书,出去观望。管宁就把席子割开,和华歆分席而坐,并对华歆说:"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。"